据报道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。此次高峰论坛是习主席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宏伟设想和合作倡议以来,在中国主场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盛会。“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”,“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”,“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”,“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”……开幕式上,习主席在题为《携手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》的演讲中,一个个具体的数据“热爆”丝路朋友圈,得实惠,通民心,让世界为之点赞。习主席倡导的“一带一路”宏伟构想,顺应了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、文化多样化、社会信息化的大潮流,秉承了开放包容的新理念,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,通过打造一个开放、包容、共享的合作平台,把各方力量汇聚起来,开辟增长新动力,探索发展新路径,彰显了以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,为世界充满了“正能量”。
众所周知,2013年秋天,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,到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。4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从概念到行动,从倡议到落实,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,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,建设成果可谓丰硕。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,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。着力推动陆上、海上、天上、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,已经确立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框架,“一带一路”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。2014年至2016年,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,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。中国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,“丝路基金”投资达40亿美元。
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”在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,习主席回顾了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这4年时指出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参与国弘扬丝绸之路精神,开展智力丝绸之路、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,在科学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,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夯实民意基础,筑牢社会根基。毋庸讳言,当前,不少国家推动的发展计划和战略都带有太多的政治色彩,这样总是存在着陷入文明冲突陷阱的风险。而中国倡议的“一带一路”,是“文明之路”,使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家变成和谐共存的大家庭。据统计,十八大以来,中国全国青联、共青团中央组织中外青年互访超过1.7万人次,人员涵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仅2016年就有21万名外国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,其中3万名学生获得中方提供的全额奖学金。而未来,中国政府每年还将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。
有目共睹的是,“一带一路”从无到有,由点及面,总体框架顺利搭建,初步完成了规划布局,政策沟通、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民心相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,目前正在向落地生根、精耕细作、持久发展阶段迈进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,贸易投资不强劲,增长动力不稳固的前提下,尤其是当前“逆全球化”思潮抬头,开放与保守、变革与守旧、经济一体化和“碎片化”的矛盾逐渐凸显,“黑天鹅”事件的不断发生,给世界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,也给国际经贸深度合作带来了巨大变数,“一带一路”中国倡议,顺应了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、文化多样化、社会信息化的大潮流,汇聚了各方智慧,无疑给世界带来了满满的“正能量”。